您好,欢迎访问【郑州市永晟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

免费咨询热线:

185-380-57333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为什么说氮化硅陶瓷热导率提高的潜力还很大?

时间:2025-07-22

  为什么说氮化硅陶瓷热导率提高的潜力还很大?在半导体功率器件、新能源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氮化硅(Si₃N₄)陶瓷基板凭借其高强度、耐高温和导热性能,成为新一代封装材料的“明星选手”。然而,这一材料的导热性能并非均匀分布,其热导率在不同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即“各向异性”。这种特性既是其优势所在,也带来了应用中的挑战。本文将从晶体结构、声子传输机制到制备工艺,解析氮化硅陶瓷热导率各向异性的本质,并探讨其实际工业中的应用。

  一、氮化硅陶瓷热导率各向异性的物理根源

  氮化硅陶瓷的导热性能与其晶体结构紧密相关。氮化硅有两种主要晶相:α相和β相。其中,β-Si₃N₄因其对称性更高、结构更稳定,成为高导热陶瓷的主要成分。β-Si₃N₄的晶胞呈六方结构,硅(Si)和氮(N)原子通过强共价键连接,形成层状排列。这种结构导致声子(晶格振动的能量量子)在不同方向上的传播速度差异显著。

df735a428ddbdd8800209b23576da211.png

氮化硅晶体的α相和β相

  根据理论计算,β-Si₃N₄单晶沿c轴(垂直于原子层方向)的理论热导率高达450 W/(m·K),而沿a轴(平行于原子层方向)的理论热导率仅为170 W/(m·K)。这一差异源于声子在不同晶向上的散射效率:沿c轴方向,原子排列更紧密,声子传输路径更连续,散射概率低;而沿a轴方向,原子层间的弱相互作用导致声子更易被晶界或缺陷散射(声子传播与散射原理请戳本链接)。

00d8b40ff2846b4661f59c86d1114161.png

β相氮化硅晶体结构图

  然而,实际制备的多晶氮化硅陶瓷热导率远低于理论值。例如,商用基板的热导率通常为80–120 W/(m·K),实验室优化后的样品可达177 W/(m·K)。这一差距主要由多晶材料的微观缺陷引起,包括晶界相、气孔、杂质(如氧和铝)以及晶粒的无序排列。

  二、晶粒定向排列,实现高效导热

  为了充分发挥β-Si₃N₄的导热潜力,科学家们尝试通过晶粒定向排列技术调控多晶陶瓷的微观结构。其核心思想是让棒状的β-Si₃N₄晶粒沿c轴方向有序排列,从而在宏观上实现某一方向的高热导率。

  1. 磁场辅助成型技术

  β-Si₃N₄晶粒具有磁各向异性,即不同晶轴的磁化率不同。利用这一特性,可在流延成型或注浆成型过程中施加强磁场(通常为10–12 T),迫使晶粒沿磁场方向旋转并定向排列。实验表明,通过磁场定向的样品在平行于晶粒c轴方向的热导率可达155 W/(m·K),而垂直方向仅为52 W/(m·K)。这种差异正是各向异性的直接体现。

  2. 晶种诱导生长

  另一种策略是添加β-Si₃N₄晶种。晶种作为模板,在烧结过程中引导新生晶粒沿特定方向生长。例如,添加0.5wt.%的β-Si₃N₄晶种可使热导率从77 W/(m·K)提升至106 W/(m·K)。然而,晶种的引入可能增加烧结难度,需在高温(1900°C)和高压(10 MPa氮气)条件下实现致密化。

  尽管这些技术在实验室中取得了突破,但大规模生产仍面临挑战。究其原因,磁场设备的高成本和晶种工艺的复杂性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

  三、实际应用中性能调控

  氮化硅陶瓷的导热各向异性既是优势,也是设计难题。例如,在半导体功率模块中,基板需在垂直方向(芯片到散热器)具备高热导率以快速散热,但同时要求水平方向的热膨胀系数与芯片材料(如SiC)达到好匹配,以避免热应力开裂。这一矛盾迫使工程师在材料设计和工艺中寻找平衡。

4a8f547fa15b83c6159d4c8c4a820826.jpg

  应用于逆变器功率模块的氮化硅陶瓷基板(图源:Proterial Ferrite Electronics)

  1. 晶界相的调控

  烧结助剂(如Y₂O₃-MgO)的添加虽能促进致密化,但会形成低导热率的晶界相(如硅氧氮化物)。研究表明,通过优化助剂配方(如采用MgSiN₂替代MgO),可将晶界相含量降低至5%以下,从而将提升热导率。

  2. 氧杂质的控制

  晶格氧是声子散射的主要来源之一。高纯度原料(氧含量<1wt.%)和还原性烧结气氛(如氮气-氢气混合气体)可有效降低氧杂质,使热导率提升约20%。

  不同企业生产的高导热氮化硅陶瓷基板材料性能对比²

688d473cd624e46d133f49e89b12972d.jpg

四、氮化硅陶瓷热导率持续提高的途径

  需要关注的未来研究方向包括:

  纳米结构设计:通过引入梯度晶粒尺寸或异质界面,调控声子传输路径。

  复合陶瓷开发:与高导热材料(如石墨烯)复合,突破单相陶瓷的性能瓶颈。

  如何精准控制氮化硅陶瓷热导率的各向异性,既是材料科学的基础课题,也是产业化应用的关键突破口。从晶体结构的原子级设计,到宏观晶粒的定向调控,氮化硅陶瓷有望进一步逼近其c轴方向的理论热导率,促使这一“明星选手”在大功率电子、5G通信、电动汽车等领域开辟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更多资讯请关注陶瓷基板公众号哦!)

copyright ©2017-2024 郑州永晟 豫ICP备2024077252号 XML地图 网站模板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