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是衡量材料抵抗断裂能力的关键指标,氧化铝陶瓷与氧化锆陶瓷在这一性能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断裂韧性数值对比
断裂韧性是表征材料韧性的核心参数,单位为 MPa・m¹/²。氧化铝陶瓷的断裂韧性较低,数值仅为3-5 MPa·m¹/²;而氧化锆陶瓷的断裂韧性显著更高,可达5-15 MPa·m¹/²,部分高性能氧化锆陶瓷甚至能达到更高水平。从数值上看,氧化锆陶瓷的韧性通常是氧化铝陶瓷的 2-3 倍以上。
本质原因分析
氧化铝陶瓷的晶体结构为刚玉相,属于典型的脆性材料,内部存在微小缺陷(如气孔、微裂纹)时,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应力集中,导致裂纹快速扩展,断裂,因此脆性较高,抗冲击能力较弱。
氧化锆陶瓷则因独特的相变增韧机制展现出好的韧性。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的四方相氧化锆会转变为单斜相,伴随约 3%-5% 的体积膨胀,这种膨胀能有效抑制裂纹的扩展,吸收断裂能量,从而显著提升材料的抗断裂能力。
实际性能表现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氧化铝陶瓷受到冲击、振动或剧烈外力时,容易出现碎裂现象,比如用于机械部件时,若遭遇意外撞击可能直接断裂。
而氧化锆陶瓷凭借高韧性,能承受更大的冲击和振动。例如,在相同的冲击载荷下,氧化锆陶瓷更不易断裂,即使出现微小裂纹也不易快速扩展,这使得它在需要承受动态应力的场景中表现更稳定,像高端陶瓷刀具、精密轴承等产品就利用了其高韧性的特点。
对应用场景的影响
氧化铝陶瓷由于韧性较低,更适合应用在静态载荷或低冲击的环境中,如固定的耐磨部件、绝缘材料等,在这些场景中其高硬度的优势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可避免因韧性不足带来的问题。
氧化锆陶瓷则因高韧性,被广泛应用于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如医疗领域的牙冠和人工关节(需承受咀嚼等动态力)、航空航天领域的部件(需应对振动和冲击)等,在这些场景中,高韧性是保障其长期稳定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