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郑州市永晟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

免费咨询热线:

185-380-57333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陶瓷烧成设备的分类有哪些?

时间:2025-11-13

  陶瓷烧成设备的分类有哪些?

  一、按加热方式分类

  陶瓷烧成设备按加热方式可分为电热式、燃气式及微波式三大类别,各类设备在能量转换机制、工艺性能及适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电热式设备以电阻丝、硅碳棒或硅钼棒为发热元件,通过电流产生的电阻热以辐射形式传递热量至坯体。这类设备通过闭环温控系统可实现±1℃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特别适用于对热场均匀性要求严苛的小批量高端陶瓷制品烧结,如电子封装用陶瓷基板及生物医用陶瓷的制备。其优势在于零碳排放和低粉尘污染,但电能消耗较高,单位产品能耗较燃气窑炉高出15%-20%,限制了其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典型设备如实验电窑凭借精准控温能力,成为新型陶瓷材料研发及小批量定制生产的核心装备。

  燃气式设备以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高温烟气对流加热坯体。隧道窑采用多通道蓄热式烧嘴技术,通过烟气余热回收可使热效率提升至65%以上,较传统窑炉降低30%的单位能耗。在建筑陶瓷领域,燃气辊道窑凭借其连续化生产特性,单线日产量可达1.5万平方米,温度均匀性误差控制在±5℃以内,已成为墙地砖规模化生产的主流设备。该类设备通过优化燃烧控制系统,可实现NOx排放的有效抑制,但需配套燃料供应及烟气处理系统,对厂区布局和环保要求较高。

  微波式设备则利用2.45GHz高频电磁波直接作用于陶瓷坯体内的极性分子,引发剧烈偶极子旋转产生内生热效应。该技术突破传统表面加热模式,实现三维均匀的体加热,在陶瓷刀具烧结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升温速率可达100℃/min,烧结周期缩短至传统方法的三分之一,同时促使晶粒尺寸细化20%-30%,显著提升材料断裂韧性。然而微波加热对坯体介电特性及几何形状敏感,目前主要应用于实验室研究,尚难以处理大尺寸或复杂形状坯体,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

  三类设备的差异化特征为不同陶瓷制品的烧成工艺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新型节能烧成技术的开发指明了方向。

氧化铝台阶环.jpg

  二、按结构形式分类

  陶瓷烧成设备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隧道窑、辊道窑和钟罩窑三大类型,其技术特征与适用场景存在显著差异。隧道窑作为连续式烧成设备,其核心结构由预热段、烧成段与冷却段组成,形成封闭的环形或直线形隧道空间。该设备通过窑车或推板承载制品沿窑内轨道连续移动,实现热工制度的梯度控制。某日用陶瓷企业采用的180米燃气隧道窑典型案例,该设备日产量可达3万件,通过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将综合能耗降低至3800kJ/kg。其技术优势体现在生产效率高、温度场均匀稳定,但单线投资成本超过2000万元且难以适应小批量定制化生产需求。隧道窑的热工参数控制依赖窑内气体流动与燃料燃烧的精准调节,适用于大规模标准化陶瓷产品的工业化生产。

  辊道窑在结构设计上采用辊棒作为传动载体,取代传统窑车,实现制品单层或多层排列烧成。其核心部件包括耐高温辊棒、驱动装置及分区燃烧系统,窑体宽度可达3.2米,辊棒间距可调范围为50-200毫米,可灵活适配300×300毫米至1200×2400毫米规格的建筑陶瓷制品。某企业实测数据显示,辊道窑的热效率较隧道窑提升8%-10%,主要得益于顶部辐射加热与底部辊棒强制对流的复合传热模式。但辊棒材料的损耗问题显著,其更换成本约占设备运行总成本的15%,且对制品的厚度和承重能力有一定限制。该设备的温度控制精度可达±8℃,适合建筑陶瓷等大尺寸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钟罩窑作为典型的间歇式烧成设备,其核心结构特征为可升降的窑罩装置,通过液压或机械驱动实现窑体整体开合。该设备采用分区控温技术,在烧成过程中通过多区域独立温度控制将窑内温差稳定在±6℃以内。某企业应用的液压升降钟罩窑单炉装载量达8吨,可满足卫浴配件、艺术陶瓷等异形制品的烧成需求。但其生产周期长达72小时,单炉产量仅为隧道窑的1/5,且能耗强度较高。钟罩窑的优势在于可实现复杂造型产品的无托架烧成,避免窑具对制品的接触污染,尤其适用于小批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定制化生产。

  三种设备在结构设计、热工性能与经济指标上的差异化特征,为陶瓷企业提供了多维度的工艺装备选择依据,需结合生产规模、产品类型及成本控制需求进行综合评估。

  三、按烧成温度分类

  陶瓷烧成设备分类研究按烧成温度划分主要涵盖低温、中温及高温三个技术区间,其温度阈值与工艺特性直接关联陶瓷制品的物理性能与生产需求。低温烧成设备工作温度区间为≤1000℃,主要应用于陶器及炻器的烧制。以某陶艺工作室采用的低温电窑为例,该设备通过程序升温控制器实现精确温度控制,烧成温度可达950℃,可满足釉面开片、结晶釉等特殊装饰工艺的烧制要求。其能耗较传统高温窑炉降低约60%,但受限于烧结温度,制品的抗折强度通常低于30MPa,机械性能相对薄弱,因此更适用于艺术陶艺等对强度要求不高的领域。

  中温烧成设备的工作温度范围为1000-1300℃,是日用瓷、艺术瓷等主流陶瓷产品的核心烧成设备。某陶瓷企业引进的中温燃气梭式窑采用氧含量闭环控制系统,可灵活切换氧化与还原气氛,烧成温度高达1220℃。通过精准的气氛调控使釉面光泽度提升20%,显著改善了产品外观品质。但该设备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需通过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处理,确保排放浓度≤50mg/m³,体现了环保工艺与生产效能的平衡。此类设备的规模化应用有效提升了日用瓷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但其能耗与维护成本较低温设备有所增加。

  高温烧成设备的工作温度≥1300℃,专用于高铝瓷、镁质瓷等特种陶瓷的烧制。某企业采用的高温隧道窑配备锆质耐火材料内衬,烧成温度可达1600℃,通过优化窑炉结构设计使设备使用寿命超过5年。该设备通过高温烧结显著提升了制品的机械强度与电绝缘性能,但单线投资高,且需要操作团队进行工艺参数调控。此类设备的高技术门槛与资金投入,使其主要应用于电力绝缘子、耐磨陶瓷等高端工业领域。

  烧成温度分类体系的建立,为陶瓷生产提供了明确的工艺导向。低温设备以能效优势满足艺术陶瓷需求,中温设备平衡了品质与环保要求,而高温设备则支撑了特种陶瓷的技术突破。

  三类设备在温度控制精度、气氛调节能力、材料耐火性能等方面的技术差异,共同构建了陶瓷工业多元化发展的技术基础,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适配的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17-2024 郑州永晟 豫ICP备2024077252号 XML地图 网站模板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